- 中央政府门户网
- 外交部
- 国防部
- 发展改革委
- 教育部
- 科技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民委
- 公安部
- 民政部
- 司法部
- 财政部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住房城乡建设部
- 交通运输部
- 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商务部
- 文化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人民银行
- 审计署
- 航天局
- 原子能机构
- 国资委
- 海关总署
- 税务总局
- 市场监管总局
- 广电总局
- 体育总局
- 应急管理部
- 统计局
- 林业草原局
- 知识产权局
- 宗教局
- 参事室
- 国管局
- 版权局
- 侨办
- 港澳办
- 法制办
- 国研室
- 台办
- 新闻办
- 新华社
- 中科院
- 社科院
- 工程院
- 发展研究中心
- 行政学院
- 地震局
- 气象局
- 证监会
- 社保基金会
- 自然科学基金会
- 信访局
- 能源局
- 国防科工局
- 烟草局
- 外专局
- 公务员局
- 海洋局
- 铁路局
- 民航局
- 邮政局
- 文物局
- 中医药局
- 外汇局
- 煤矿安监局
- 档案局
- 密码局
- 扶贫办
- 南水北调办
- 索 引 号:000014349/2021-00006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2021-01-14
- 名 称: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邢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 号:邢政办发〔2021〕3号
- 主 题 词: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邢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邢政办发〔2021〕3号【字号:大 中 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邢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邢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14日
邢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发〔2020〕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改革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与县(市、区)财政关系,形成依法规范、权责匹配、运转高效的市与县(市、区)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范,权责相当。准确把握生态环境领域特点,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合理确定政府提供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方式,对应由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生态环境领域事务,切实承担责任,实现权责匹配。
分类施策,稳妥有序。对我市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划分较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事项,进行规范;对现行划分有遗漏的事项,补充完善;对现行划分不清晰的事项,予以明确;对属于改革范畴的事项,根据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在中央与地方、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通过明确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落实市与县(市、区)政府生态环境领域支出责任,充分发挥县(市、区)保障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服务的主体作用,形成全市生态环境事务财政保障强大合力。
二、主要内容
(一)生态环境规划制度制定。
将全市性生态环境规划、全市范围内跨县域生态环境规划、重点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市级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制定,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将其他生态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等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二)生态环境监测执法。
将市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市级开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重大环境问题专项调查性监测,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全市性政策、重大规划等执行情况评价、评估,京津冀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涉及我市监测任务的,市域间联防联控机制环境监测,全市性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将县以下(含县级,下同)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县以下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县级政策、规划等执行情况评价、评估,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三)生态环境管理事务与能力建设。
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的重大发展规划、重大经济开发计划和重点区域、重要产业、市级权限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事中事后监管,全市重点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全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市级权限内排污许可制度、危险废物的许可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统一监督管理,全市性的生态环境普查、统计、专项调查评估和观测,全市性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发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事项,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将县以下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事中事后监管,县以下重点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县以下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县以下生态环境普查、统计、专项调查评估和观测,县以下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发布等事项,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四)环境污染防治。
将放射性污染防治,跨县域和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滏阳河等重点流域、跨县域水体以及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等事项,确认为市与县共同财政事权,由市、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
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化学品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市级视财力通过转移支付给予支持。将噪声、光、恶臭、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等事项,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五)生态环境领域其他事项。
将研究制定全市性生态环境领域法规、规章、政策、标准、技术规范等,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
将研究制定县级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标准、技术规范等,确认为县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三、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落实支出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支出责任,坚持将生态环境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合理安排预算,切实履行支出责任。要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质量。
(三)强化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既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改革的协同和衔接,适时修订完善生态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本实施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文件解读:关于《邢台市生态环境领域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解读